央视315晚会第十三炮指向医美行业乱象
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复杂化、市场范围逐步扩大,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显著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大大增强,要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统一市场成为实现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
我国县级行政区划较为稳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撤县设市(区)的推进,我国县城数量不断减少,但平均规模快速提升。
据《中国统计摘要》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县级市394个,县和自治县1418个,二者合计1812个。近年来县城人口占城镇人口比重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撤县设市(区)导致县城数量不断减少。一是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差距较大。尽管近年来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较快,但与大中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表明,外出农民工越来越趋向就地就近就业,县(市)已成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载体,是农民工外出打工首选地,占比达到32.56%。
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全国县城人口(含暂住人口)为15846.39万人,大约占全国城镇人口的17.6%,比2008年最高时的20.9%下降3.3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县城本身的人口集聚规模在不断提升,人口流失主要是县域人口流失。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许多县城表现出发展成为中小城市的趋向,在引领县域消费扩容升级、扩大农村消费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四要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以此更好满足本地居民、返乡农民以及进入县域的城市居民的需求。与此同时,县城的消费内容和方式持续升级,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科学规划县城发展与产业发展,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近年来,县城在引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县城商业作为县域线下消费的核心载体,其集聚消费和满足消费的功能偏弱,县城服务业主体发展也相对滞后
由于经济下行,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相当部分的中小微企业陷入经营困难,需要政府出手救助的事项较前几年显著增加。纳入三保的各项支出,都有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到绩效评估、审计的全流程管理,形成了日常监测、定期评估、应急处置的完整监管机制。受多重因素影响,基层三保压力正在不断加大 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社会和老百姓对三保工作总体上是满意的,但是必须看到,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基层三保压力正在不断加大。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
四是地方国库流动资金紧张的周转压力。加强对基层三保工作的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对于一些债务负担沉重、财力薄弱、腾挪空间狭窄的基层财政而言,稍有不慎,上述冲击就可能转变成现实的风险。各地可以此为抓手,建立和完善三保资金管理的长效机制。
面对经济下行、风险隐患增多的实际情况,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而言,既有国家统一制定的工资政策、民生政策,也有因地制宜的机关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地方津贴补贴等。
要加强对本地区财政状况特别是流动性资金的经常性评估,努力保持财政健康。土地财政风光不再,一些原来对此依赖度过高的地方正步入减收困境。
三保支出多涉及到职工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刚性很强的支出,往往能升不能降。要继续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符合条件的省级财政资金纳入直达范围,更好地发挥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标准通常高于国家标准,可考虑对这部分支出设置前提——如经济增速、财力水平等或明确期限,适当增加一些后期调整的灵活性,避免因标准固化而难以应对后期可能出现的财政收入波动。研究发现,分税制以来,以一般公共预算计算的中央与地方收入分成比例大体在50∶50,但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四本账计算的中央地方收入比例则大体在30∶70(不考虑今年刚启动的基础养老保险统筹)。应结合新一轮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优化省内横向、纵向财力分配格局,积极下沉财力,推动财力向困难地区和基层倾斜,支持做好基层三保工作。疫情持续,需要纳入救助的事项和人数显著增加。
要进一步优化省级国库管理,扩大资金调度范围,提高资金调度能力,为做好基层三保工作保驾护航。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特别是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正常运行、财政增收造成了较大影响。
中央财政每年按照标准收入、标准支出来确定对各地的财力补助标准,地方根据本地实际安排支出,各司其职,事权和支出责任比较清楚。强化省级政府责任,有力有效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基层三保关系基层政府有效履职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及时有力处置基层三保风险。省一级政府上承中央、下接市县区,对本地区三保工作负有辖区责任,是做好基层三保的关键主体。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进入专题: 保基本民生 保工资 保运转 。特别是2020年中央推出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以后,三保范围的多数事项均被纳入,资金可以直接到达企业和居民的账户上,信息全过程留痕,上一级政府可随时随地监控,极大地提高了三保的稳定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经济下行,对财政增收造成影响。一旦那些连续多年都有所提高的三保支出——如基础养老金、医保补助资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出现停滞或下降,就可能引发社会不满。
三保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者的简称,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公教人员的工资福利、津贴补贴,也包括基础养老金、医保补助和困难群体救助等,还包括各级政府运行的公用经费。近年来我国基层三保成绩显著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基层三保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基层安宁与社会稳定,成绩比较显著。
根据经验值,一般情况下一个百分点的GDP对应着20000亿元—30000亿元的税收收入,2019年我国GDP增速为6.1%,2020年下降到2.3%,2021年为8.1%,经济运行的波动幅度异乎寻常,财政收入随之剧烈波动。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基层三保压力不断加大。
省一级政府上承中央、下接市县区,是做好基层三保工作的关键主体。得益于多年来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财政管理的不断加强,各级政府都出台了明确的三保保障清单,纳入保障的事项、标准、范围、设立或取消的程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制度比较健全,基础比较扎实。
要结合收入、债务、支出情况,加强对本地区三保风险点位的研判,对可能出现的三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相对于中央,地方国库的资金体量、流动性、调度能力明显偏弱。换言之,在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省一级政府有较好的财力调控空间。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三保工作,历来是政府工作和财政管理的首要任务。
三是近年来减税降费的政策性压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三保应急机制,对出现三保支付困难的地区及时实施救助或财政整理,防止酿成影响社会稳定的恶性事件。
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减税降费达8.6万亿元,2022年预计为2.5万亿元,这在大幅度为市场主体减负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财政压力。建议结合新一轮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统筹省级财政资源,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强指导,进一步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统筹好省级财政资源,进一步推动财力下沉。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近年来卓有成效的管理创新,要将其融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工程之中。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5MoBan@YunYunAn.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后台-全局配置-定制标签-内容页声明修改】。
标签: 印尼东爪哇省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 贵州环保吹起“风暴”刮倒“六黑”企业 美国第一夫人新冠阳性 与拜登同在南卡罗来纳州 意大利南部山体滑坡造成8人死亡 保加利亚议会选举结果揭晓 煤电超低排放呼唤科学评价体系 湿式电除尘需重新审视 湖南:土壤修复政策再现重大变更 风险评估或被弱化 苏丹武装部队宣布夺回陆军司令部控制权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见成效 石家庄21条措施防治大气污染 节能超低排放技术才是配套新一代CFB技术的Mr Right 布基纳法索西北部袭击事件致约40人死亡 环保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波兰外交部:德国拒绝就二战赔款事宜进行谈判 超低排放--燃煤锅炉该怎么治? 9企业因污染环境吃96万元罚单 杭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环保与经济比翼齐飞 华电集团发布国内首份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尼泊尔雪人航空失事航班坠毁前发动机已失去推力 拜登宣布2024年竞选连任美国总统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全球科技巨头加快AI布局
今年1-4月四川PM2.5同比降10.8% 自贡等5市污染大
黎巴嫩真主党称再次袭击以军目标
新环保法实施一年专家打分及格
王贵荣: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畜牧生产平稳发展
山东省城济南PM2.5近三成来自燃煤